自1991年学校毕业至今20多年来一直从事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推广工作,坚守农业发展生命线。创新改良杂优模式,带领团队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品种21个,其中国审7个,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在种企中位居山东前列,已在我国十几省累计推广1.4亿亩左右,增收80多亿元。自主建立的种子基因库,贮藏了5万余份来自国内外的种质资源。他将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种业骨干信用企业20强,农业部批准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形成以玉米、小麦、花生、马铃薯等作物的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的种业产业体系。
他就是20多年不改初衷、一心为老百姓孕育科技良种的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沂蒙最美科技工作者刘宁。他兼任山东省第六届、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饲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农业大学产业教授,第九届山东遗传学会理事。先后被评为第三届临沂市青年科技奖、第三届临沂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乡村之星、临沂市领军人才、张海银种业促进奖三等奖,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刘宁表示,谈种业就必须讲创新,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领域,小小的一粒种子蕴藏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可以说是“农业的芯片”。培育一个新品种,经过育种、审定、推广,最快也要5到7年才能上市利用,有些甚至是几代育种人努力的结果。只有创新的体制机制跟上步伐,种业的进程才能加快,使得优良品种和技术更快服务于社会。他介绍说,在天泰种业,有一个“秘密宝库”,那就是天泰自主建立的种子基因库,里面贮藏着天泰种业这些年来收集的5万余份来自国内外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这是天泰种业的无价之宝,也是立足根基。
在玉米育种方面,刘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育种思路,创新改良杂优模式,带领团队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品种21个,其中国审7个,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在种企中位居山东前列。选育审定的玉米品种类型丰富、特点突出,如国审品种天泰33早熟、适应性广;天泰55、天泰58等高抗茎腐病;邦玉358耐粗缩病、高产稳产;邦玉359穗大、结实性好、抗锈病;邦玉339抗粒腐、广适性好;天泰619在耐高温方面表现突出;中天301为山东首个单倍体技术选育的玉米品种。选育审定的品种,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于我国各玉米主产区,累计推广1.4亿多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80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天泰”“邦玉”“中天”系列玉米品种也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玉米品种品牌。
刘宁带领公司发展成为全国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自2005年起,申报植物新品种权26项,已授权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5项、发明专利4项。作为主持人先后承担完成了《适宜机械化、耐密、稳产、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商业化》等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多项,获各种奖励20余项,其中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和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进步。
刘宁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先后在《Plant Cell》《江西农业学报》《山东农业科学》《中国种业》等核心期刊发表育种、栽培、制种技术等方面论文47篇。起草制订山东省种子行业标准3项、临沂市有关农业标准4项。
另外,刘宁还带领着天泰种业与国内外多家大学、科研院所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和商业化育种研发,以期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多“天泰”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