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品牌领域,他既是研究者,也是实践推动者。他重点研究沂蒙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与农业品牌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划并实施了品牌创建工作,创立了“三牌同创”的“临沂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走出沂蒙立下汗马功劳。
去年底,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起设立“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对近年来在农业品牌建设领域中涌现的优秀政府和个人给予荣誉嘉奖,临沂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周绪元凭借对沂蒙山区优质农产品的科学研究、标准制定和品牌推广上的卓越贡献获此殊荣。
周绪元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是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同时,他也是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山东省青年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从1983年大学毕业至今,他一直在蔬菜科技领域深耕细作,果实丰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为了让临沂城乡人民冬季不再只吃萝卜白菜,他让冬季的温室大棚结出盛夏的果实,对冬暖型大棚棚型结构及黄瓜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临沂市成为黄淮流域第一个冬季不加温大面积生产黄瓜获得成功的地区,让冬季大棚里的黄瓜、西红柿由原来的亩产不足一万斤,达到了两万斤,菜农喜上眉梢,消费者吃到了可口的反季节蔬菜。搞日光温室大棚研究,测定其温度、光照、湿度每天要3次: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春天温室里又热又湿,工作就像洗桑拿。冬天,他骑着自行车赶到兰陵县卞庄镇北小庄村,天降大雪,返程之路,皑皑白雪。当地菜农拿着手电筒在前边带路,摔了多次跤,用了一个小时把周绪元送到通往县城的大路上。
凭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周绪元与同行专家合作创立了新型日光温室及蔬菜栽培技术新体系,制定了7种主要蔬菜栽培技术的山东省地方标准。
1998年至2010年,周绪元担任临沂市蔬菜办公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从事蔬菜生产科学技术推广工作。在日本学习期间,他发现:日本的蔬菜吃起来特别有口感,“萝卜是萝卜味,白菜是白菜味”,他决心在临沂搞有机蔬菜,对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控: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杀虫技术,如今,有机蔬菜大棚常见的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等均起步于此。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多年来,周绪元共引进国内外蔬菜新品种200余个,让农民群众就近真真切切看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效果。只要有地方需要培训,周绪元一个电话就到,免费讲课。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蔬菜科普资料,有的作为培训教材发放,其中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大棚蔬菜栽培》还被评为新闻出版署、团中央评为最受全国青年农民欢迎的读物。
让临沂人民群众冬天有菜吃,周绪元做到了,让菜好吃,他也做到了。从2010年至今,不论是担任临沂市农委副主任兼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办公室主任,还是担任现职,周绪元一直研究“让菜好卖”的问题,他发现:信誉来源于品牌。只有让蔬菜和农产品成为品牌,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让更多人知道,才能发挥品牌的独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他主持策划了沂蒙优质农产品整体形象化“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宣传,创立了三牌同创的临沂农产品品牌建设模式,开展了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模式及提升策略、地级市层面农业品牌化模式与路径等研究,提出了全域农业品牌化的“1+3+N”的推进模式。
如今,周绪元更忙了,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和讲学、带团队上。2017年,他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个,发表论文5篇,获得全国、省、市科技成果3项,参加学术活动6个,开展科技合作与科技服务6项,作为临沂农科院党委书记,他还在第一书记村联系了6户农民……
搞温室大棚果菜,解决吃菜难问题;搞无公害、有机蔬菜,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搞品牌建设,进行蔬菜商品化处理,解决蔬菜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农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沂蒙山,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以脚下的大地为试验田,以“蔬菜”为主要作品,周绪元谱写出一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壮丽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