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泰安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以来,明确了“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全市上下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泰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泰安市科协紧紧围绕这一战略部署,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流动,把全国学会等创新资源“引进来”,引导链上企业“走出去”,靶向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优化科技供给,全力打造“企业提需求、科协搭平台、学会送服务、产业得提升”的会地合作模式,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目前,已与110家全国(全省)学会建立紧密联系,建立科技创新平台103个,服务企业1000余家。今年2月,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评估中,泰安市位居全国第四名。近日,泰安市被中国科协评选确定为全国39个创新驱动示范市之一。泰安先后三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特别是2022年2月中国科协召开的“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试点市代表作典型发言;中国科协《一周要情》《科协改革交流》等多次刊发我市经验做法,《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组织人事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省内外多个地市前来考察交流。
二、显著成效
一是精准对接学会,集聚创新资源。市科协充分借助全国(省)学会的资源优势,按照“企业提需求、科协搭平台、学会送服务、产业得提升”的工作思路,实施全国(省)学会智汇泰安行动,积极为产业链对接与产业结合度高的全国(省)学会,协助举办全国、全省论坛(研讨会、展览),有效链接专家、企业家、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促进学会资源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分别为新型建筑材料、数字经济、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现代食品、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企业对接全国学会,召开2023新型建材产业绿色创新发展论坛暨“科创中国”绿色新型建材科技服务团泰安对接会、智能矿冶加工技术和装备高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落地中国建筑学会泰安服务站、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泰安“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促进学会资源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目前帮助企业与王运敏、沈政昌等47名院士在内的1000余名专家建立联系,帮助解决企业各类技术难题350余项,成立由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全国学会、科研院所专家等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智库,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成立12支科技服务团,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联合科技、工信等五部门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338人的科创联络员队伍并实施递进培养,打通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最后一百米”。
二是精心搭建平台,夯实创新基础。强化平台建设,以平台链接“政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促进全国学会、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开展深层次、多维度合作。实施协同创新平台共建行动,着力打造泰山智慧谷“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已拥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省级双创平台,引进63名高层次人才,孵化落地了山东四维卓识有限公司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专利信息助企创新行动,中国科协企业科技信息平台服务企业1140余家,培训一线工程师4000余人次,新增专利400余项。实施“科创中国”数字平台入驻行动,为企业提供“线上智能匹配+线下深度对接”的专业服务,现已入驻企业850家,入驻专家1500余名,发布产业技术服务需求470余项,挖掘技术成果100多项,打通了企业与高端创新资源对接渠道。
三是精细服务保障,提升创新质效。采取专人对接、专项支持,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科协班子成员分头对接各产业链专班,及时了解产业链重点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支持链上企业与全国(省)学会开展合作,35个项目列入“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制定印发多个配套文件,不断完善基层科协组织、学会组织网络体系,高校科协实现全覆盖;实施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质增量行动,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企业科协190家,其中5家企业科协获批山东省企业科协试点;成立市级学会43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引导基层科协、市级科技社团、科协委员等上下协同、多方配合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营造全域创新生态。
三、经验做法
(一)坚持上下联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市科协多次主动向市领导作专题汇报,推动相关工作纳入全市中心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纳入泰安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以“两办”文件出台《关于实施“双百双千”行动加快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的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均成立相应组织,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了以上带下、市县联动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市财政列支专项经费,联合出台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对高端学术交流、协同创新共同体、学会服务(工作)站等给予资金支持。
(二)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强匹配。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队驻企等对接服务机制,深入企业挖掘企业需求,认真梳理产业发展现状和链条内企业个性需求、共性需求,让问题需求向上流,建立起人才、技术、项目“需求库”;同时登门拜访全国学会、省级学会及高校科研单位,对接最新科技创新资源、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库”,形成有效供需清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开展专题对接会、技术路演、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有效匹配,打通供需两端,引导技术向下流,让企业找到专家,在专家和企业家的良性互动中解决难题、深化合作。
(三)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全产业对接。借助学会高层次人才资源富集的优势,聚焦我市确定的“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以企业需求为立足点,以“科创中国”平台为抓手,为产业链精准对接全国(全省)学会,促进学会资源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积极承办、举办高端学术会议,有效把地方元素、企业需求融入会议全过程,通过会前征集技术需求、会中组织专家与企业对接、会后专人盯住重点项目靠上服务,以会为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创新创业平台等系列举措,推动高层次人才资源向泰安集聚,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全国学会专家,帮助制定战略规划、谋划发展方向,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助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