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注重“五个结合”抓好应急科普,增强及时性知识性趣味性,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教化力,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普支撑。
一、注重专兼结合,开发应急科普内容
立足科协组织智力密集、跨界融合的优势,把专业的科学知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科普内容,推动应急科普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发挥医学专家专业本领。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出《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科普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大力组织和支持医科类科技社团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大战的通知》和倡议书,资助34个活动项目,紧急组建健康科普专家库。36家市级医科类学会闻令而动,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市科协兼职副主席卞修武,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会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唐文革,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周琦,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重庆大学教授罗阳,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胡林等院士专家和全市2万余名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通过专栏访谈,在线科普讲座、编著科普图书等多种方式,创作原创科普资源1100余篇(条),形成内容海量、门类齐全的应急科普资源库。
发挥科协组织兼容作用。与有关部门、市级学会建立应急科普联动机制,对原创科普资源进行集成优化,编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推出《慢先生——威力惊人的“喷嚏”》《病毒王国》等科普视频,紧急编写《战胜疫情,生命焕彩——重庆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读本》,让疫情知识更加可读、可知。各基层科协组织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强化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比如,重庆大学科协开展“遏制新冠 科学防控”科普直播,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重庆肿瘤医院创作H5互动科普《正确复工那些事 这份指南请收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录制科普视频《怎样洗手才正确》等,为线上科普提供资源。
二、注重上下结合,充实应急科普储备
发挥科普重庆中央厨房的汇聚储备功能,一个“口子”释放科普资源,解决老百姓面对海量科普内容时“应该相信谁”的困惑,让应急科普更加权威、准确、可信。
擅于向上借力。以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中国科普出版社科学战疫系列科普挂图等权威科普资源为依据,制作手册、挂图、海报、折页和H5、音视频等各类线上科普资源供基层科协宣传使用,各级科协印制分发挂图、折页、活页等宣传资料超过70万份。充分利用科普中国、健康中国、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渠道发布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科普资讯,转载或改编推送科普资讯5000余篇(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总阅读量超过千万人次。
积极向下拓展。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注册科普信息员,全市科普信息员从8000名增至60000余名,极大充实了应急科普队伍。动员科普信息员对科普中国的疫情防控权威资讯进行二次传播,科普中国信息资源传播量总量超过71万次。向全市基层科协“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兼职科协副主席)发出《关于积极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建功的倡议书》,2260名“三长”成为基层应急科普生力军。
三、注重内外结合,开展应急科普宣传
坚持内外一体,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并用,线上与线下并进,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应急科普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对内用好科普传播媒介。充分运用重庆科协网、科普重庆网、微信公众号、1800台“科普重庆文化云”大屏终端,开设战“疫”专栏,推送权威资讯1500余篇(条)、浏览量达100万人次。整合重庆科技馆、重庆科技报、电脑报、课堂内外等直属单位的新媒体平台,推送科普资讯4611篇(条)、浏览量近300万人次。重庆科技报开设“科学战‘疫’重庆在行动”专版,编发科普资讯130余篇(条)。全市 460余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开设直播课堂,受益1000余万人次。基层科协组织综合利用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等设施开展科普宣传,把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对外协调各类宣传媒体。卞修武院士走进央视《武汉直播间》,围绕“解读病理解剖报告及在临床救治上的应用”主题接受采访。协调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每晚3次滚动播放《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备知识点》等科普视频,重庆日报、人民日报重庆频道、新华网重庆频道等主流媒体多次刊载应急科普资讯。各区县科协主动联系地方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在黄金时间、重要版面开展应急科普。全市累计发布公益广告牌6180块、电子显示屏5.73万余块、标语横幅25.87万余条,各类科普宣传海报3160万余张。
四、注重动静结合,激发应急科普兴趣
针对疫情期间广大市民居家抗疫、时间充裕的情况,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集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科普举措,动静结合激发市民兴趣,方便市民参与。
“动”寓教于乐。举办“科学防疫 健康过年”网络科普竞答活动,29天内50万人次参与科普游戏和科普竞答,关注活动网民达300万人次,科普重庆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从3000人激增至50000余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开展“巴渝好少年 防疫小先锋”——2020年重庆市青少年居家防疫展示活动,发动青少年将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书画、作文和短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家里“动”起来。重庆科技馆闭馆期间以重庆数字科技馆为平台,推出“网游科技馆”活动。课堂内外联合学习强国、正和岛免费开放500多节音视频课程,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首席专家、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杨新民教授参与“数学漫谈”科普讲座,助力“停课不停学”。
“静”生动有趣。紧急制发《科学防护,战疫必胜》折页,《科学防护、疫问医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挂图等科普资料,并将电子版下发到各级科协组织供宣传使用,通过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平台推广转发。市预防医学会根据公众预防、社区防护等问题制作视频音频材料、网络宣传资料等101种,中科普集团《家庭医药》杂志紧急编辑出版《新冠来袭 快快增强免疫力》电子图书免费推送,图文并茂普及健康知识。
五、注重身心结合,增强应急科普实效
疫情发生之初的应急科普侧重规范群众的行为表现,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加大心理疏导教育力度,让广大群众学会用科学知识促进理性平和,用科学精神促进自尊自信,用科学方法促进积极向上,形成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举办2020年重庆市院士专家进校园“科学防疫”系列在线科普讲座活动,关注疫情期间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心理健康,开设《抗疫时期 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疏导》等6场讲座,覆盖全市38个区县的300余所中小学。针对中老年人群对新冠肺炎的恐慌心理,录制《中老年人群如何调试自己的心态》《当疫情来临民众应该怎么办?》《居家隔离的人群怎么避免心理孤单》等心理应急科普视频6期。市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紧急成立“重庆心理健康援助服务队伍”,开通公益抗疫心理援助热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这场战“疫”中,应急科普展示出重要的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重庆市科协一定坚决扛起“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职责,聚焦应急科普制度化发展,积极打造重庆市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科普中心,让应急科普之翼更加强劲有力,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提高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