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袭击全国多省市。不同于以往的单点式暴发,此轮疫情存在隐性传播。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疫情范围迅速扩大,目前山东省多地多点相继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守护群众安全的无数医务工作者们,以科技工作者特有的“舍小家为大家”职业操守,坚守岗位,守护着万家灯火里的平静与安宁。许多如同金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他们用生命践行使命,以使命守护生命,他们用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基层医务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天5杯咖啡
办公室是第二个家
早上7点,金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办工作人员姚倩云接到兰山区疾控中心通知,有3名次密切接触者出现在辖区,要配合转运隔离。她立即拨打电话,依次对次密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后,安排转运人员和闭环转运驾驶员将他们送至集中隔离点。安排完这一切,距离接到通知已经过去了40分钟,电脑旁原本还温热的咖啡,彻底凉透了。
“最近几天经常忙到凌晨,睡眠不足全靠咖啡提神。”姚倩云笑着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喝5杯咖啡。近期,兰山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每天下午5点左右,姚倩云会接到兰山区疾控中心推送的转运人员通知,全部接送完,就到了凌晨。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她在办公室的值班床上和衣而卧,凑合几个小时,继续坐在电脑前工作。最长的时候,她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回家。
和姚倩云一样,闭环转运驾驶员董立山也连续几天没回家了,每天都忙着接送隔离人员,加班加点早日成为日常,只能趁送完隔离人员后的间歇休息时间,靠在休息室的床头上休息一会,养精蓄锐以备“战斗”。
每一次接送“五类人员”,董立山都不自觉地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并不是担心自己,而是为即将要隔离的他们感到担忧。“不知道他们的检测结果如何,只能在心底默默祝福,希望他们都能平安顺利地从隔离点出来。”从集中隔离点将隔离人员接送回家,是董立山最激动的时刻,看到隔离人员平安回家,他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工作连轴转
一声“感谢”倍感温暖
疫情防控工作中,核酸检测给核酸采集和检测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作为核酸采集人员,58岁的王乐在核酸采集点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每个采集点只有2名采集人员,没有轮班,没有替补,从早8点到晚8点,连续工作12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采集10000多人次。在核酸采样过程中,还要指导采集对象进行信息登记。几个小时下来,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为了不耽误工作,避免穿脱防护服产生浪费,王乐和同事尽量减少饮水量和上厕所的次数。嗓子哑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连续站12小时,过度劳累让他们筋疲力竭。“下班后,都不敢大步走路,腿一直哆嗦。”王乐说,虽然很累,天气也很冷,但群众的一句关怀、一声感谢就让他们感觉十分温暖,再累都值!
核酸采集结束后,核酸标本就被送到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也就是核酸实验室。在这里,将进行核酸提取,把细胞裂解,将核酸暴露,才能进行检测,因此核酸检测人员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王庚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标本进入实验室后,他们要进行验收、填写实验记录表、准备试剂、录入资料、模板制备等等,工作量十分庞大。近几日连续地核酸检测,近10万人次的核酸标本,实验室的8名检测人员24小时轮流转,确保尽快完成检测工作。
在实验室里,核酸标本整齐地摞在一旁,检测人员全神贯注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一板一眼,有条不紊。对他们来说,能走出实验室活动活动筋骨是一件奢侈的事,也是值得期待的事。“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都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王庚满怀期待地说。
上午婚礼下午工作
昼夜坚守隔离防线
隔离点,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作为银雀山如家隔离点的负责人,潘越已经70多天没有回家了。即使是结婚当天,她也是凌晨从隔离点出发,下午就返回隔离点工作。她用昼夜守候为隔离人员守护好隔离防线。
从进入隔离点开始,隔离人员的事儿就成了她自己的事儿。隔离人员中有老人也有儿童,有孕妇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员,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时刻密切关注特殊人群,解决他们医疗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有位年轻妈妈带着几个月大的宝宝,因刚生完小孩不久出现身体不适。潘越详细询问并了解身体情况后,为其做了相应检查,做到科学隔离又充满人文关怀;一位小伙子身体出现过敏症状,她作为联络员积极做好医疗保障,照顾得无微不至。时间长了,这些原本不相识的陌生人成了她悉心守护的“家人”。
在她守护“家人”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家人”带给她的温暖。一次,她和同事为离开的隔离人员房间进行消杀时,发现一张纸巾,上面写着,“感恩、感谢,加油!致敬白衣天使,致敬逆行者,致敬在这场战‘疫’中无私奉献的你们。”旁边还画着身穿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肖像。简短的几句话,让潘越和同事泪目,她小心地收好那张纸巾,拍照上传到医护人员工作群中,让大家都感受“家人”的关爱。他们也将这份爱与感动化作满满的动力,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中。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潘越坚定地表示,只要每个人都能坚守岗位,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