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庄镇坚持“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打造、高标准保障”,建立科技工作者的主阵地,辐射周边多个乡镇,一直以来,张庄镇科协按照实体化建设要求,构建科技工作者培训阵地架构体系。
张庄镇科技工作者之家以知微产业园园区为依托,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参学。在平台载体方面,共分为上下两层,分设报告厅、“灯塔”图书室、培育工作室等,并融合开放式培训研讨区等多个模块,培训方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在师资配备方面,针对科技工作者之家培训需求实际,既挖掘利用领导干部、专业人才、技术能手、先进典型等群体,又能充分整合县委党校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围绕科技工作者素质能力提升,张庄镇实施了“淬火”工程,开发了五大系列课程。“培基”课程,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的相关课程,强化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铸魂”课程,以继承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为出发点,强化红色传统教育。“启智”课程,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凝聚发展共识为方向,通过课程教学、外出观摩、交流研讨,为科技工作者赋能增信。“润心”课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抓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强骨”课程,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党员队伍为目标,通过开展法纪教育,引导强化党员意识,严守党规党纪底线。
在科技工作者之家一楼教学活动区域,坚持“共建共用共享”原则,利用现有场地条件,配置移动式设施,可根据不同活动需求将场地布局进行空间重构,打破场地局限,实现了场地利用的最大化。第一教室,主要用于举办一些开放式、研讨式课程,通过近距离沟通交流,强化对课程的认知。第二教室,坚持学员主体地位,专门建立自主课堂,引导学员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互相启发提升,避免了被动式、填鸭式培训。第三教室,配备了投影仪,进行小班次授课。需要时可以将隔断撤离,连接对向区域,满足百余名学员同时参学培训。第四教室,以开展互动课堂教学为主,实行“专题讲授+主题发言+教师点评”模式,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对话探讨,增强课堂互动感、参与感。
张庄镇科技工作者之家二楼两侧楼梯打造了党史、国史长廊,将党和国家的标志性事件融入场地、映入学员脑海中,营造良好的学史文化氛围。二楼设有独立报告厅,是开展科技工作者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同时可容纳250余人参会,会场可观看视频、可现场教学。
地 址:沂南县张庄镇知微产业园
服务重点:科技工作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