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亮,中共党员,临沂市科技馆展品研发部副部长。
事迹简介:
他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热爱人民,热爱自己所属的科普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
在工作中,他尽心竭力把科学普及事业做到细处,努力实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具体化普及,把“四科精神”体现在科技馆展品和展览的每个方面。在他的本专业展品维护与设计中,他把对观众的的爱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上。在刚开馆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一个不按要求操作的小观众把手划破了一道,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自此以后,他总是把展品安全挂在嘴上放在心里,几年来,和部门同志们一起,改造了几十处可能不按要求造成伤害的位置。对此,他说:“要理解观众们,中国人的特点就是容易不看说明书,直接上手;所以不按要求操作的而受伤隐患一定要考虑到、解决掉”。同时,无论是在新展品设计和招标中,还是帮助其他单位方案设计评选和展品验收中,他也总是把观众安全要求放在首位。
在工作中尊重同事,乐于助人。他常说,“我们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大家能够在一个单位工作,是这辈子的缘分。”同事在他身上也确实感觉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他尊重老同志,在工作上,能够向他们请教、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把合理化建议融在自己的工作中;他关心帮助年轻同事,对每一位新进入单位的同事,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关心,不遗余力地在单位工作特点、工作方法方法上,与他们多交流,在尊重个人想法的同时,尽快帮助他们熟悉科技馆展品部门的业务特点,让接触到的新同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了解熟悉科技馆工作的本质和内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熟悉业务快速上手工作。

在生活中,他也是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总是尽可能帮助周围的人,做过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好事,不求回报,只为大家生活更方便一点。他现在所住的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储藏室的走廊在夜里能照到楼梯间感应灯,但却总是在白天黑黑的。由于以前的线路铺设问题,也没法加感应灯。大家感觉很不方便。于是他经过认真思考,利用自己的技术,自己掏钱买材料,使用现代科技,在自家储藏室玻璃上贴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用引线在走廊位置安了一个LED灯泡,实现了只要有阳光,走廊里就亮堂堂。走廊亮了,大家的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他住在老城区,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于是为了应急,就在在后备箱里放了两件宝贝:一个打气筒、一个车轮助推器。这两件宝贝并没有大部分时间躺在后备箱睡大觉,而是随着他的热心,发挥了很多次作用,帮助了很多处于困难的人们。每当在行驶的路上遇到电动车由于扎带推行的群众时,他总是尽己所能,用自己携带的打气筒帮助他们把漏气的车轮胎打上气,让他们可以及时赶到单位或者附近的修车店;或者直接就把车轮助推器借给他们。这几年已经在上下班的路上帮助过几十人,经常有人到科技馆的岗亭归还车轮助推器,而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像这样的事情他还做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默默付出不留姓名。
他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他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尽自己可能为社会多做一些好事,也就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基于这个理念,该同志热心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0年来,多次参加献爱心活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多次;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情中,以及今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该同志第一个上交特别党费和捐款,表现出对灾区群众的强烈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