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分为导航、通信、遥感三大类别,高分遥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简称高分专项,是由天基、临近空间、航空、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系统组成。”8月28日,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即将来临之际,由临沂市科协与临沂日报联合打造的沂蒙云科普直播间,走进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临沂数据与应用中心,在讲解员寇兴晨的带领下,为大家带来一场高分辨率应用的科普。

“这是峰虎固定翼无人机,可搭载激光雷达等多种载荷,有效飞行高度可达两千米,可以持续飞行两小时,服务面积1500平方公里。”直播刚开始,展厅两侧摆放的长征二号、北斗导航模型就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在针对非专业人员开展的3s技术科普板块,大家跟随镜头看到了展厅上方悬挂的高分二号的模型,以及地面摆放的北斗卫星导航的模型。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发射55颗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已成为全球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
在数字治理板块,寇兴晨向直播间的网友们介绍了数智社区、乡村数字经济以及平邑九间棚景区三维模型,在这里,高分辨率应用成为发展数字文旅的基座。
“这是我们开发的应急管理执法监管云平台,目前在兰山区已经开始运行,通过应急管平台,可减少现场执法频次,解决动态监管缺失、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还有这幅图是利用高分卫星数据制作的分辨率为0.8米的遥感地图,可以清晰的了解城市的布局,临沂市的城市建设也是围绕此进行。”寇兴晨向网友一一介绍。

此外,在科普展厅,网友跟随镜头看到了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测进行的沂河两岸到跋山水库的立体三维建模、利用遥感以及大数据针对临沂市沂河湖心岛建设的过程监测、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针对费县某矿山2008年到2022年矿山变化影像提取、利用从2016年到2022年的遥感影像监测高铁站建设的全过程......
寇兴晨还从地质、资源、环境等方面重点展示“临沂地质资源环境大数据展示平台”,平台通过临沂市地下水监测系统、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大数据应用系统、临沂市矿产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等实现实时监测,助力城市管理。
高分专项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直播,众网友进一步了解了“高分+”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其在加快推进临沂市创新转型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