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中旬的一天,某小学学校门口,迎来了一位“马虎”的 家长,已在学校门口等候的孩子,在瞅见她时却放声大哭起来,委屈地哭声引来路人纷纷侧目。
这急匆匆赶来接孩子放学的人,就是兰山区银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科的王丹丹,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她刚刚完成流调加班工作,着急忙慌地赶来接大女儿放学。
岁月静好时,王丹丹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前一直过着规律而平凡的生活,忙碌中,尚略有些惬意。而2020年春节临近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却让她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规律地生活,她让给了“疫情流调工作”
疫情伊始,王丹丹从事中高风险地区来人的信息流调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们经常加夜班。一天晚上,她在科里流调信息,突然外面下起大雨,王丹丹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原来家里10个月大的孩子因下雨声音太大哭着找妈妈,王丹丹急在心里,但想起手头的流调工作还没有完成,于是立刻挂了家人的电话,接着开始流调工作。当晚王丹丹忙完回家已是11点多,回家看到睡梦中不时抽泣的孩子,王丹丹心里很不是滋味。

惬意的心情,她也让给了“隔离人员”
有时,王丹丹会去隔离点整理隔离人员信息,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很容易让隔离人员心生烦躁。王丹丹打电话询问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时,有的隔离人员会在电话跟她发脾气,这时王丹丹就会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安抚他们的情绪,尽量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
忙碌的节奏,她同样献给了“连轴转”的疫情防控
2021年4月,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为了共筑防疫长城,广大市民的配合度也很高,王丹丹又成了疫苗接种队伍中的一员。2021年仲夏,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众络绎不绝,王丹丹开始了“连轴转”模式,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
她,因为怕上厕所而不敢喝水
2022年2月中旬,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多地散发,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数激增,许多市民也接到电话积极来采样点做检测,王丹丹再次开启了“加班模式”。王丹丹又从单位调到核酸采样点工作。由于需要现场微信扫码填信息,部分市民不会操作,王丹丹每天都会跟前来做核酸的市民讲解操作流程。虽然口干舌燥,她却不敢喝水,因为她怕自己上厕所耽误市民排队等候的时间。
她,无法面对委屈的大女儿
面对了苦等她两个多小时的女儿,特别是孩子伤心的哭声,她抹了一下鬓角的头发,提了提精神,无奈中却又极其耐心地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哽咽地说“好孩子,现在疫情比较严重,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妈妈,等疫情结束了,妈妈保证天天准点接你放学。好吧!”王丹丹。
疫情面前,心无所怠;家国之间,无悔无怨。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们,或化身最美的“逆行者”,或变身“萌神”大白,她(他)们加班加点,只为能早日战胜疫情;她(他)们协同合作,万众一心,只相信战胜疫情的那天很快就会到来!
白衣执甲,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