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好奇的“消失的水”、神奇刺激的“掌中火”、仙气飘飘的“液氮实验”……3月19日下午,一场由沂水县科技馆带来的“魔幻科学秀”在沂水县实验中学操场精彩上演。活动现场,老师通过“展示+互动”的演绎方式,用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魔幻科学秀”融表演、游戏与科普为一体,鼓励孩子们亲身体验,让孩子们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更在互动中培养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以来,沂水县科协聚焦“兴教”融合文章,围绕“阵地打造、馆校协同、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四项举措,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持续走深走实。
一、打造科学服务新阵地
启动实施中小学“科普小屋”项目建设,促进校外科普资源与校园课程建设双向融合,年内建设完成“科普小屋”3处,力争三年内县城小学“科普小屋”全覆盖。同时,通过维护更新户外科普宣传栏、新建科普公园、扩充科普基地的数量和规模、建设主题展区等打造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新阵地,不断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走进校园,形成科普服务矩阵,为深入实施全县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开辟馆校协同新路径
深化馆校合作,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双向奔赴”。县科协、县教体局联合启动“体验科学 筑梦起航”主题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省、市、县科技馆参观体验,目前,全县近两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开展了“科学小课堂”7期,“魔幻科学秀”在县科技馆现场展演4场次、走进4所县直小学,并通过线上同步直播惠及师生10000余人。寒假期间,利用“科普沂水”微信公众号,开设“玩转寒假——科普伴我行”专栏,推送科学实验视频20期,引导学生对照视频参与实践操作,活动结束后,为参与活动的137名学生颁发了奖状和“小小科学家”专属徽章,提升了科普宣传效果。






三、丰富科普活动形式
深入实施“科普翅膀工程”,启动“逐梦而行—青少年科技成长计划”和“逐光而行—科学家精神领航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共筑全环境立德树人“同心圆”。常态化组织“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15场次、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三进”活动8场次,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实施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英才计划”,组建沂水县信息学奥赛、无人机竞赛2支专业队。组织举办沂水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征文及演讲大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7次,举办了沂水县2024年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教育大赛,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强化科普人才支撑
实现每所学校配备2-3名科技辅导员,建立了一支195人的有能力、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并加强培训,全面提升科技辅导员科技素养和业务能力,为全县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持续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