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沂水县科技馆二楼化作时光工坊,孩子们化身"时间工程师",亲手组装出属于自己的钟表。当时钟发出第一声清脆的"咔嗒"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照亮了传承千年的计时智慧。

古人观日晷知时辰,今有齿轮述光阴。坚果科普活动中心的老师从古人日晷计时讲起,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隧道,领略从古到今钟表的演化历程。原理解密环节,老师用齿轮联动的动图讲述时钟工作的原理。"原来秒针转60圈,分针才转1圈!"戴眼镜的男孩兴奋地在本子上画出齿轮比示意图,俨然小小机械师。

动手环节瞬间点燃创作热情。孩子们领到包含表盘、机芯、三针套件的实验包,化身钟表工匠:垫片精准定位减震、螺母旋紧固定支架。一位小朋友屏息安装表针,成功那刻高举作品:"我的钟表转动起来了!"红色秒针划破寂静的瞬间,整个教室爆发出阵阵欢呼。

本次活动将深奥的"时间"概念化作可拆分、可触摸的物理存在,为青少年搭建起连接自然规律与人类创造的认知桥梁。当孩子们在齿轮咬合声中校准三针联动时,时间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方寸表盘间跨越了三千年的认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