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全国各级科协组织为纪念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而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双休日。今年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9月11日在全国各地启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

莒南县第四小学科学组教师为迎接“全国科普日”在各年级中进行的科普知识宣传,以“保护眼睛”为主题,教育学生学会保护眼睛。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肌肉来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变小,能让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形成近视。
在宣传活动中老师亲自示范眼保健操的做法,与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和生活中保护眼睛的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学会一些简单的小妙招,视力是完全可以控制和保护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坐姿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桌子或趴着做功课容易造成近视。看书距离应该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cm为准,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
二、光线要充足且舒适。光线太强会刺激眼睛,光线太弱就会因为字体看不清而使看书姿势越看越近。桌上准备一个小台灯,这样就可减少反射光对眼睛的伤害。
三、多做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补充钙质,增强体质,经常远眺以放松眼睛晶状体肌肉。
四、少看电视和电子产品。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五、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间不可太少,作息要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六、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的摄取;定期做视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