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动态  >>  临沭县  >>  正文
愿用生命守护生命——临沭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裕虎援鄂综记
2020-04-13   审核人:

1989年出生的王裕虎,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至今在临沭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现为临沭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2020年2月9日,他作为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成员驰援武汉,奋战汉阳方舱医院,用生命守护生命。2020年2月被评为“山东好人”。

这不是伤疤,是2020“绝版勋章”

2020年的春节不同寻常,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王裕虎主动请缨、逆向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沂蒙精神”。

疫情警钟敲响后,在医院感染科本应下夜班休息的他主动请战进驻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工作,成为全县第一批“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每天只休息4到5个小时,为患者近距离采集“咽拭子”,及早确诊了临沭县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完善流程、接诊病患、协助会诊、采集“咽拭子”、病情研讨、科学救治,常常忙碌到深夜。每天有8小时左右的时间,必须穿着全套的防护装备,不能饮水、不能去厕所,防护服不透气,全身被汗渍浸泡,导致皮肤脱皮奇痒,面部留下了深压痕和皮肤破溃。在应急救治中心工作期间,他在火线党支部成立的第一天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奋战在临沭县应急救治前线的13个昼夜,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脸颊布满压痕,双手发泡泛白。他却笑着说,这不是伤疤,是2020“绝版勋章”。

暂舍亲情,踏上援鄂之路

疫情形势严峻,武汉医护人员紧缺,王裕虎主动请战,要求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2月8日,临沭县接到省、市卫健委紧急增派援鄂医疗队员的通知,经连夜选拔,王裕虎被确定为临沭县三名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

接到援鄂任务,已在前线连续奋战半月有余、完成简单休整的王裕虎不顾疲惫和危险,加入驰援武汉的队伍中。2020年2月9日,他作为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紧急出征,驰援武汉,来不及与家人告别,来不及抱抱尚在襁褓中的二宝,疫情面前,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前线。

王裕虎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宝4岁,小宝出生刚满月,妻儿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在全县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后,他自1月26日进驻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起,便一直没有回过家。他在电话中对妻子说,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我完成任务很快就会回来,妻子在发往前线的家书中,深情地喊话:“虎哥,二宝等你回来起名字”!

进驻方舱,争分夺秒跑赢“疫”魔

王裕虎到达武汉后,被分配在汉阳方舱医院山东医疗队6组,经过两天半的紧张培训,2020年2月12日晚上,他所在的山东6组正式进驻汉阳方舱医院,主要工作是收治轻型和普通型病人以及把方舱医院内的重症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进入方舱,他一个人最多需要管理160张床位,一次查房时间约在3个小时,病人有问题的给发药,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另外重症、危重症需要转院的病人,小组里多由王裕虎负责转运,把患者送到定点医院。全身穿了三层防护服,加上口罩、靴套、靴子等装备,容易让人憋闷,会有头晕、头疼,甚至皮肤都会有压破的地方,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和考验非常大。繁重的救治工作、穿防护服引起的身体不适都没能使他退缩。在休息间隙,他还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驻地的消杀、搬运医疗救助物资、发放工作餐等工作。

王裕虎所在的第六治疗小组创新工作方法,在入舱工作时身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作为舱友沟通群,很多病患积极扫码加入,王裕虎和战友们利用休息时间认真解答他们的疑惑,安抚他们的焦虑、恐惧等情绪,王裕虎也清楚地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他被舱友们亲切地称为“行走的二维码”。

经过王裕虎和同事们的积极治疗,2020年3月8日上午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康复出院,他们也转运至隔离点进行隔离休整,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进行“休舱”。自正式开舱收治患者以来,山东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599人,累计治愈出院308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面前,王裕虎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无惧生死,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像王裕虎一样奔赴前线的“白衣勇士”们,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是父母,也是丈夫和妻子,更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的选择令人动容。英雄凯旋的王裕虎在与家人团聚后,已迅速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守护生命健康而战。

关闭窗口

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博物馆前街南侧   电话:0539-8727780  鲁ICP备20251599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