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在河东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下,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了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全体师生深化学习研究、开展科学试验、参与服务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特别是依托科技工作者之家成立了乡村振兴新媒体社区,叫响了乡村振兴科普品牌,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一、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科普教育基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依托现代农业系高标准建成了科技工作者之家,所属场馆达到20余个,成为辐射河东区乃至全市的乡村振兴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投资36万余元,高标准建设了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摄像机、无人机、图书、显微镜、桌椅等设施,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座谈活动提供便利,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丰富完善科技工作者之家场馆体系,将投资1900余万元的高标准植物标本室、动物标本室、档案室以及三农新媒体实训室、现代智能温室、农机装备大厅、土壤检测、生物技术、质量检测、组织培养、花艺茶艺实训等20余个实训室列入科技工作者之家范畴,配备了各种高精尖仪器设备,面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和群众开放,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阵地。

二、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科普宣传基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依托科技工作者之家,充分发挥山东省教学名师徐明举团队作用,成立了乡村振兴新媒体社团,积极创新乡村振兴科普志愿服务,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开展乡村振兴科普宣传的坚强阵地。借助科技工作者之家充足的场馆设施,把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室、三农新媒体实训室开辟为乡村振兴新媒体社团的主要活动场所,在社团内成立了摄影部、摄像部、航拍组、剪辑部、公众号运营部、访谈栏目组、编导组、秘书处等部门,为师生搭建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社团着力建设了乡村振兴科普宣传新媒体矩阵,设立了微信公众号“临科一线”、抖音号“大学生视觉创作中心”、快手号“乡村振兴新媒体社团”以及今日头条、B站、视频号等,拍摄乡村振兴科普等短视频600个,开展新媒体直播60余期,走出了乡村振兴科普宣传的一条新路。

三、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科普创作基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工作者之家立足学院师生科技工作者资源,联合河东区科协开办了科技在线栏目,栏目形式为5-10分钟短视频微课,利用乡村振兴科普宣传新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栏目以农业科普为定位,以体验性、科普性、探究性、服务性、贴近性为特点,将外景主持和采访融为一体,采访各骨干教师、农技专家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等,介绍当前省内外农业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特色、新亮点,为临沂广大农业龙头企业、果业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户及普通受众提供有价值的农业科技前沿资讯。栏目内容通过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及临沂日报等平台广泛传播。截至目前录制36期,视频播放1200万人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中,助力临沂农业产业发展案例在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3次,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20期。

四、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科研和社会服务基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工作者之家围绕现代农业新农人的培养需要,聚焦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深化开展校政行企合作,设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1个,联系合作企业96家。与市委组织部、临沂报业集团合作,为全市的第一书记做了农产品直播带货培训。协助学院农业专家与临沂市乡村振兴服务团专家进行了全面对接,参与临沂农产品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绩效评估。协助学院与河东区政府、蒙阴县、兰陵县进行产学研项目衔接,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师生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团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26次。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项目6项,学生获奖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积极承办“山东省2021年度高级研修项目——休闲农业管理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沂蒙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高级论坛”“沂蒙稻米产业发展暨文化赋能座谈会”等涉农社会服务活动,2021年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工作者之家借助新媒体“翅膀”,构建乡村振兴新媒体宣传矩阵,举起了新临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助力之旗,走出了新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路,筑牢了新时代新农科新农人新实践之基,打造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普品牌。
